2019上半年山東教師資格證初中物理面試試講真題:《溫度計的使用》
一、考題回顧
答辯題目:1.請列舉出常見的溫度計的類型,每種溫度計的測量原理?
2.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什么?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環節一:新課導入
教師展示兩杯溫度相差不大的溫水,提出問題,如何判斷兩杯水的溫度高低。學生回答,可以用手摸來判斷。教師總結學生的回答,這樣判斷主觀性較強,是否有更加準確的測量方法。從而引出新課。
環節二:新課講授
1.教師展示液體溫度計,引導學生觀察溫度計結構,思考各結構的特點及功能。教師總結學生的回答,液體溫度計的結構有液泡、玻璃管、刻度線,玻璃管中盛有水銀、酒精、煤油等液體。在測量時利用到了液體熱脹冷縮的原理。
2.教師展示溫度計的使用視頻,引導學生觀察并小組討論,思考以下問題
(1)溫度計的使用方法是怎樣的;
(2)通過對測量過程的觀察,你能總結出什么注意事項。
學生匯報討論結果并回答問題
(1)溫度計在使用的過程中,首先要估計待測液體的溫度,接下來選取適當量程、適當種類的溫度計,最后進行測量;
(2)在測量的過程中,溫度計的液泡始終浸泡在待測液體中,但是沒有接觸容器底和容器壁;不能將溫度計拿出來讀數,在讀數時,視線要與液面的下端平齊。
教師總結學生的回答,并展示視頻,引導學生思考視頻中哪些操作是錯誤的(錯誤1:液泡接觸杯底;錯誤2:讀數時視線是從上往下看的)。
教師展示圖片,向學生簡單介紹其他幾種常見的溫度計,并簡要介紹體溫計的結構特點以及在使用過程中的不同點。
3.教師分發溫度計和實驗器材,做到每一個小組有一支溫度計和一杯待測液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并試著測量燒杯中冰塊、冷水、溫水的溫度。學生將測量出來的溫度進行登記,將其記錄在表格中,對比每次測量的數值,思考產生這種誤差的原因。教師總結學生的測量過程,并指出做的不規范的地方,
環節三:鞏固提高
思考在讀數的過程中,如果視線沒有與液面平齊,分別會讀大還是讀小。
俯視會讀大,仰視會讀小。
環節四:小結作業
小結:師生共同總結溫度計的使用方法;
作業:回家后使用實驗室溫度計測量一杯熱水的溫度,在下節課上課時進行分享(測量過程中注意安全)。
板書設計
實驗探究:用液體溫度計測量溫度
一、溫度計的結構
二、溫度計的使用
估—選—測—讀
【答辯題目解析】
1.請列舉出常見的溫度計的類型,每種溫度計的測量原理?
【參考答案】
常見的溫度計有
(1)玻璃管溫度計,如:煤油溫度計,水銀溫度計等,是利用熱裝冷縮的原理制成的;
(2)電阻溫度計,利用電阻阻值隨溫度變化的性質制成的;
(3)指針式溫度計,利用金屬的熱脹冷縮原理制成;
(4)壓力溫度計,利用封閉容器內的液體,氣體或飽和蒸氣受熱后產生體積膨脹或壓力變化作為測信號。
2.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什么?
【參考答案】
知識與技能:能說出液體溫度計的使用方法,能使用液體溫度計測量溫度;
過程與方法:通過動手實驗,提升動手操作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物理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激發學習物理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