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上半年山東教師資格證初中歷史面試試講真題:《護國戰爭》
一、考題回顧
題目來源:5月18日 天津市 面試考題
試講題目
1.題目:護國戰爭
2.內容:
袁世凱的復辟活動,令舉國嘩然。孫中山發表《討袁宣言》,號召愛國豪杰共同奮起,維護共和制度。梁啟超與他的學生蔡鍔先后離開北京,前往南方籌劃討伐袁世凱事宜。1915年底,蔡鍔、李烈鈞、唐繼堯等在云南宣告獨立,組織護國軍北上討袁,護國戰爭爆發。

護國戰爭形式示意圖
袁世凱糾集重兵圍剿護國軍。但是,他的復辟行徑不得人心,連其北洋嫡系部屬也陽奉陰違。北洋軍隊人心渙散,節節敗退,不少省份宣布獨立,脫離袁世凱政府。袁世凱眾叛親離,成了孤家寡人。1916年3月,袁世凱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在絕望中死去。護國戰爭結束。
3.基本要求:
(1)請在10分鐘內完成試講內容。
(2)講解清楚護國戰爭袁世凱戰敗的原因。
(3)有必要的板書設計。
答辯題目
1.請簡述護國運動與護法運動的區別。
2.如何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教師在大屏幕上播放電影《建黨偉業》的片段,請學生觀看。
提問:影片中孫中山有句話是這樣說的:“中原豪俊,望旆來歸,草澤英雄,聞風斯起,大兵既至,誅罰必申。”孫中山要討伐的是誰?
學生可根據所學和影片回答:袁世凱。
教師引導:孫中山為什么要討伐袁世凱?最后的結果是什么?引發學生思考,順勢引入新課。
環節二:新課講授
(一)護國戰爭的背景
過渡:孫中山為什么要討伐袁世凱呢?哪位同學可以結合上節課的知識說一下。
學生可根據上節課所學回答:因為袁世凱復辟帝制,引起社會各界的不滿。
教師繼續提問:正如剛剛影片中宋慶齡提問的那樣,孫中山將臨時大總統交由袁世凱之后,并不擔任要職,也沒有軍隊,那他如何討伐袁世凱呢?
教師繼續播放影片,請學生結合課本和影片進行歸納。
學生觀看影片后結合課本回答:梁啟超和蔡鍔先后離開北京,前往南方籌劃討袁事宜。1915年蔡鍔在云南宣告獨立,組織護國軍北上討袁。
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進行補充:除蔡鍔之外,南方宣告獨立的還有李烈鈞、唐繼堯。這些將軍與蔡鍔一起,組織護國軍北上討袁,護國戰爭爆發。
(二)經過及結果
過渡:袁世凱會放任這些人前來討伐自己么?他是怎么應對的?最后的結果又是怎樣的呢?
教師在繼續播放《建黨偉業》的片段,觀看影片結束后,請學生擔任戰地記者,結合大屏幕上出示護國戰爭的形式示意圖,總結護國戰爭的大致經過和結果。
學生可根據影片及示意圖進行回答:南方的護國軍在蔡鍔等人的帶領下與袁世凱的北洋軍在四川、江西、廣西等地展開激戰,最后袁世凱因各方壓力,被迫取消帝制,護國戰爭結束。
(三)袁世凱戰敗的原因
過渡:袁世凱在1916年3月被迫取消帝制,6月在絕望中死去,為什么袁世凱糾集重兵圍剿護國軍,但最后仍然以失敗和死亡告終?
請同學們以歷史小組為單位,結合大屏幕上出示的史料,用5分鐘時間討論。教師引導學生可以從當時的歷史發展趨勢、北洋軍內部等分析。
材料一 萬戶涕淚,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稱民賊。
材料二 我們用了幾年、十幾年才將君主從頭頂趕下去,結果……一個人的野心就能將摘掉了的帽子再重新壓到人民的頭上。
學生討論后回答:袁世凱復辟帝制不得人心,北洋軍閥內部也陽奉陰違;孫中山、蔡鍔等人的積極反袁。
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進一步總結:反侵略、求民主是近代中國發展的潮流和趨勢,袁世凱復辟帝制是個人野心的膨脹,更不符合歷史發展和人民的期望,他的失敗是必然的。
環節三:小結作業
1.小結:教師請學生擔任老師一同回顧本節課所學。
2.作業:袁世凱的死亡是否意味著民主共和已經完全實現?護國戰爭結束后中國社會又處于怎樣的局勢?請同學們課下觀看《建黨偉業》的后續內容,也可以查找其他資料,下節課一起交流和學習。
【板書設計】略
護國運動
(一)背景
袁世凱復辟帝制;孫中山、蔡鍔討袁
(二)過程及結果
時間:1915-1916
結果:袁世凱取消帝制
(三)原因
袁世凱復辟帝制不得人心,不符合歷史發展趨勢
【答辯題目解析】
1.請簡述護國運動與護法運動的區別。
【參考答案】
護國運動是本節課所講,發生于1915年-1916年,又稱護國戰役、護國戰爭、護國之役、洪憲之役,是辛亥革命后孫中山領導發動的反對袁世凱復辟帝制的運動。
護國運動起因是袁世凱在1915年12月于北京宣布接受帝制,孫中山發表《討袁宣言》,號召愛國豪杰共同奮起。南方將領唐繼堯、蔡鍔、李烈鈞等在云南宣布獨立,并且出兵討袁。袁世凱的軍隊受挫,南方其他各省之后亦紛紛宣布獨立。袁世凱在內外壓迫下宣布取消帝制,并于數月后病逝。
護法運動又稱護法戰爭,所謂“護法”指的是護衛《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指1917年7月到1918年5月,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黨人為維護《臨時約法》、恢復國會,聯合西南軍閥共同進行了反對北洋軍閥獨裁統治的斗爭。
2.如何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參考答案】
中學生剛剛接觸歷史,由于知識的陌生和復雜可能會有一定的抗拒或緊張情緒,這就要求教師應該采取恰當的方式緩解學生的緊張情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首先,在知識的講授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避免出現繁難偏重的知識講授,盡量采用直觀明了的方式幫助學生了解歷史;
其次,應該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加強歷史與生活的聯系;采用多媒體輔助、情境創設、角色扮演等多種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一個活躍的課堂氛圍,而不是死板生硬的講授知識;
最后,應當秉持學生為主體的理念,在授課過程中注意引導,不要使用填鴨式教學,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