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上半年山東教師資格證初中政治面試試講真題:《法定義務須履行》
一、考題回顧
題目來源:5月18日甘肅省蘭州市面試考題
試講題目
1.題目:法定義務須履行
2.內容:
法定義務是由我國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具有強制性。自覺履行法定義務,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責任。
依據法律規定,有的法定義務要求公民必須作出一定行為,公民必須按照法律要求去做,否則,就可能構成違法甚至犯罪,會受到法律的追究。我們要依法履行公民義務,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
我國法律明確規定禁止公民實施某些行為。我們要依法履行公民義務,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實施法律所禁止的行為,會受到法律制裁。
3.基本要求:
(1)教學設計要聯系學生實際情況;
(2)要有適當的板書設計;
(3)要有師生互動。
(4)試講時間不要超過10分鐘。
答辯題目
1.法定義務與道德義務的區別?
2.說一說本節課你是如何設計導入的,為什么這樣設計?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環節一:課堂導入
出示視頻,導入新課
出示視頻“變了味的好人好事”,出租車上丟東西,要想拿走要先交“拾金不昧費”。
思考:歸還失物能否索要報酬?談談你的看法?
教師總結:我國法律要求公民必須作出的行為還有哪些?從而導入新課《法定義務須履行》。
環節二:新課講授
1.法定義務的內涵
活動一:合作探究
2017年6月2日,依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民政部《關于依法處理監護人侵害未成年人權益行為的若干問題的意見》作出裁決:撤銷湖南省道縣村民何某和李某夫婦對女兒妞妞的監護權。為何撤銷親生父母的監護權?原來是被發現年僅8歲的未成年人妞妞被親生父母以每年5萬的租金“出租”給盜竊團伙。
同桌之間合作探究(1)為何何某和李某對女兒妞妞的監護權被撤銷?(2)除此以外,還知道哪些法律要求我們必做的行為?
教師總結:法定義務是由我國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具有強制性。自覺履行法定義務,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責任。法律要求我們必做的行為還有愛護公共財產、遵守社會公德、維護公共秩序、維護國家安全等。
2.履行法定義務的要求
活動二:小組討論
多媒體出示材料:
網絡消費陷阱“揭秘”刷單背后的利益鏈:法律明確禁止刷單行為。
思考:《電視商務法》規定的網絡刷單一條龍屬于什么行為?我們從中得到什么警示?
教師總結:公民必須按照法律要求去做,我們要依法履行義務,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否則,就可能構成違法甚至犯罪,會受到法律的追究。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實施法律所禁止的行為,會受到法律制裁。
環節三:鞏固提高
問題:根據本節課我們所學到的知識,去評析導入中案例的做法?
學生自由討論,教師進行正確引導。
最后師生明確:拾金不昧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一個人高尚道德情操的體現,也是良好社會風氣的一個方面;從小我們受到的教育都是撿到失物要歸還,否則丟失的人該多么著急。撿到失物及時歸還原主是一種法律義務,不歸還還有可能構成違法犯罪。
環節四:小結作業
課堂小結:(1)原因:法定義務是由我國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具有強制性。自覺履行法定義務,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責任。
(2)做法:公民必須按照法律要求去做,我們要依法履行義務,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
課后作業:預習違反義務須擔責的相關內容,下節課我們來共同學習。
【板書設計】
法定義務須履行
1.法定義務的內涵
2.履行法定義務的要求
【答辯題目解析】
1.法定義務與道德義務的區別?
【參考答案】
?、俜ǘx務由國家法律規定,道德義務是在社會生活中自然形成的。
?、诜ǘx務靠國家強制力做后盾確保履行,道德義務靠輿論、習慣和社會成員自覺自愿地履行。
?、鄯ǘx務是必須履行的,道德義務是積極履行的。
2.說一說本節課你是如何設計導入的,為什么這樣設計?
【參考答案】
我采取的是視頻導入,具體是這樣設計的:
出示視頻“變了味的好人好事”,出租車上丟東西,要想拿走要先交“拾金不昧費”。
思考:歸還失物能否索要報酬?談談你的看法?
教師總結:我國法律要求公民必須作出的行為還有哪些?從而導入新課《法定義務須履行》。
理由:通過視頻導入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視頻的內容是日常生活中比較熟悉的事情更能夠引起學生情感的波動,帶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新課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