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上半年山東教師資格證高中語文面試試講真題:《逍遙游》
- 時間:
- 2019-06-21 11:13:43
- 作者:
- 婁老師
- 閱讀:
- 來源:
- 山東教師資格網




1.題目:《逍遙游》節選
2.內容: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洱R諧》者,志怪者也?!吨C》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將圖南。
3.基本要求:
(1)疏通文意,理解文中提到的動物形象;
(2)細細品讀文本,體會莊子博大思想;
(3)適當的板書設計,試講時間10分鐘。
答辯題目
1.談談你對莊子逍遙游思想的認識?
2.這節課你是如何安排課堂活動的?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導入課文
同學們以前學過莊子的《秋水》,還記得它講的是什么故事嗎?(《秋水》講的是一個河伯見海神的故事。)其實莊周是一個很會講故事的人,他講的故事流傳至今的也有很多。你能再舉出幾個嗎?(濠梁之魚、莊周夢蝶、曳尾而涂、涸轍之鮒、擊缶而歌……)今天,我們來學一個赫赫有名的故事——《逍遙游》,看看莊周在《逍遙游》里又要給我們講一個怎樣的故事。(板書題目)
(二)自讀課文,教師引導
1.對照書下注釋,逐句翻譯課文。有疑問處圈畫出來。(教師在巡視指導過程中關注學生的疑難點,解決個別疑難,并收集學生反映比較集中的疑難字詞板書在黑板上。)
2.集中解決同學們反映的共同問題。
3.在疏通整個文章中,覺得哪一類句子最難把握?
多媒體展示下列句子:(1)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2)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將圖南。
【明確】(1)天空蒼蒼茫茫的,難道就是它本來的顏色嗎?它的遼闊高遠也是沒有盡頭的嗎?(2)背負著青天毫無阻擋,然后才開始朝南飛。
(三)文本探究,師生合作
1.在我們平常的生活中,你是如何理解“逍遙”的?
【明確】逍遙就是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2.齊聲朗讀第一段。思考:第一段主要寫了哪些事物?強調了一個什么觀點?
【明確】鵬徙南冥“以六月息者也”“野馬”“塵埃也”“以息相吹也”。作者用一大一小兩種事物概括了宇宙間的萬物“皆有所待”。
3.讀過文章后,你們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事物?
【預設】鯤鵬。
4.鯤鵬的形象如何?我們就先來看看文章的第一段。先請全班男生來讀第一段。女同學思考:鯤鵬的形象到底是怎樣的?
【明確】北海有一條魚,它的名稱叫鯤。鯤的大,不知道它有幾千里。鯤變化成鳥,鳥的名稱叫鵬。鵬的背,不知道它有幾千里。奮起而飛,它的翅膀就像掛在天邊的云彩。這只鳥,海動風起時就將遷往南方。南海就是大自然的水池。
5.有人說:莊子的“逍遙游”太虛幻了,在我們現實中根本就不能實現。那么還有什么學習的必要嗎?
【明確】莊子的逍遙游的確是一種理想的人生。我們置身于自然社會中,不能不受到客觀法則的限制,這是必然的痛苦,但莊子告訴我們安時處順,則窮通自樂;我們在蠅營狗茍地追求名利時,常會扭曲本性、迷失自我,莊子告訴我們敝屣富貴、淡泊名利,則能悠游自得。所以如果說儒家思想是糧店,是我們立身處世之根本,那么道家思想就是藥店,在我們處于精神困境中時,幫我們開出一劑解困的良藥。這也是莊子思想歷經千年依然不老的原因。
(四)拓展作業
“文為心聲”。莊子借助于大鵬婉曲地表達了自己的愿望,我們當然也有自己的許多心愿??缛氲揭粋€新的年級,融入到一個新的班級,此時此刻,你最真切的愿望又是什么呢?
作業:請以“我真想_______”為題,寫一篇文章。
【板書設計】
逍遙游
莊子
安時處順、窮通自樂
敝屣富貴、淡泊名利
【答辯題目解析】
1.談談你對莊子逍遙游思想的認識?
【參考答案】
首先,莊子反對禮和法,以及一切“普遍性”社會道德。因為莊子認為,人與人是不同的,所謂的普遍道德,只不過是削足適履,壓制人的自然本性而已。所以,逍遙游的第一個層次,叫做“萬類霜天競自由”。說萬物各有其本性,本無所謂高低。只要他們都各自充分而自由地發揮自己的自然能力,他們就同等幸福。
逍遙游的第二個層次,高級的幸福。前面那種是低級的幸福,是有差異的幸福。那種有差異的幸福其實不可能真正圓滿,因為萬物都不可能真正的“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萬物都受到各種制約。按西哲的說法,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是尼采的超人,但后來海德格爾指出,超人不可能實現,因為人世間存在太多的限制,比如:人總是會死的。所以,更高級的幸福,只能是與天地融合。所謂與天地融合,就叫做:天人合一。這個境界,超越了萬物的區別,超越了人與世界的區別,我本身也已經感受不到了,人完全融入天地中,于是獲得永恒的幸福。
以上就是我全部的答案,謝謝考官!
2.這節課你是如何安排課堂活動的?
【參考答案】
這節課的內容對于高中生來說較難,所以,在導入環節,通過互動的方式來讓大家溫習舊知識,喚起學生對莊子的相關知識的記憶。在新課教授的環節中,我先采取的活動是讓大家自讀課文去查找自己難以理解的句子,自主合作,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然后一起分享。對于莊子思想的理解,安排小組合作討論,讓大家結合自己已經學過的知識和自己的知識積累,以及對于本節課的學習,去探討莊子思想的內涵,并且理解。
這樣的安排我認為能夠突破重難點,達成我這節課設立的教學目標。
以上就是我全部的答案,謝謝考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