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上半年山東教師資格證高中化學面試試講真題:《自然界中氮的循環》
一、考題回顧
題目來源:5月18日 山東青島面試考題
試講題目
1.題目:自然界中氮的循環
2.內容:
氮是動物、植物和原生生物體(如真菌、細菌)的重要組成元素,也是維持高等動植物生命體活動的必需元素,因此氮的循環涉及到地球上生物圈的方方面面。

在自然界中,大豆、蠶豆等豆科植物根部的根瘤菌把空氣中的氮氣轉變為硝酸鹽等含氮的化合物。植物的根從土壤中吸收的銨根離子(NH4+)和硝酸鹽,經過復雜的生物轉化形成各種氨基酸,氨基酸最后轉化為蛋白質。動物以植物為食物而獲得植物蛋白,并將其轉化為動物蛋白。動植物遺體中的蛋白質被微生物分解為NH4+、NO3-、NH3,又回到土壤和水體中,被植物再次吸收利用。另外,在放電條件下,空氣中少量的氮氣與氧氣化合生成氮的氧化物,這些氮的氧化物隨水進入土壤和水體。
影響氮在自然界中循環的另一個方面是人類的活動。人們通過化學方法把空氣中的氮氣轉化為氨,再根據需要把氨轉化成各種含氮化合物(如氮肥、硝酸)。某些含氮化合物進入土壤、大氣和水體中進行轉化?;剂系娜紵?、森林和農作物的枝葉燃燒所產生的氮氧化合物通過大氣進入陸地和海洋,參與氮的循環。
3.基本要求:
(1)要求配合教學內容有簡單的板書設計。
(2)教學過程中要有課堂互動環節。
(3)請在十分鐘內完成試講。
答辯題目
1.氮循環中的重要物質都有哪些?
2.本節課你都采用了哪些教學方法?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環節一:情境導入
【播放視頻】教師課前播放一段閃電的視頻。
【教師引導】閃電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自然現象。俗話說“一場雷雨一場肥”,雷雨過后,人們發現莊稼的長勢非常好,葉子綠油油的,就像剛施了氮肥一樣。那么雷雨生成了什么肥料?又是怎樣生成的呢?本節課共同學習氮的循環。。
環節二:新課教學
【讀書指導】引導學生閱讀課本中關于“氮的循環涉及到地球上生物圈的方方面面”的材料。
【提出問題】請仔細觀察課本圖3-2-2,說一說自然界中氮的循環有哪幾種方式?
【學生回答】預設學生從動植物體、雷雨放電、人類活動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教師提問】結合氮循環的三種方式,請找出氮循環過程中的幾種含氮的物質,寫出它們的化學式,標出氮元素的化合價并指出它們的物質類別。
【學生回答】結合氮循環的方式尋找含氮的物質,寫化學式、標化合價、指出類別、然后小組代表匯報展示。
【教師指導】對不完善的地方予以指導,進行完善。
【教師提問】人類活動會對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環產生什么影響呢?
【學生回答】人們通過化學方法把空氣中的氮氣轉化為氨,再根據需要把氨轉化成各種含氮化合物(如氮肥、硝酸)。某些含氮化合物進入土壤、大氣和水體中進行轉化?;剂系娜紵?、森林和農作物的枝葉燃燒所產生的氮氧化合物通過大氣進入陸地和海洋,參與氮的循環。
環節三:鞏固提高
【教師提問】用圖示的方式表示氮在生物圈中的循環?
【小組討論】
【課堂小結】略
【板書設計】略
【答辯題目解析】
1.氮循環中的重要物質都有哪些?
【參考答案】
氮循環中的重要物質主要有氮氣、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氨和硝酸等。
2.本節課你都采用了哪些教學方法?
【參考答案】
本節課我采用的教學方法有談話法、討論法和讀書指導法。首先談話法貫徹整個教學過程,在教學中,我提出了多個引導性問題,如“說一說自然界中氮的循環有哪幾種方式、人類活動會對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環產生什么影響呢?”等問題,來引導學生學習。其次,因為本節課的內容比較簡單,所以就讓學生自主的閱讀教材中的相關內容,并且分成小組去繪制氮在生物圈中的循環的流程圖,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