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上半年山東教師資格證高中生物面試試講真題:《細胞凋亡》
- 時間:
- 2019-06-25 10:56:59
- 作者:
- 婁老師
- 閱讀:
- 來源:
- 山東教師資格網




1.題目:細胞凋亡
2.內容:
英文中細胞凋亡一詞,源自古希臘語,意思是花瓣或樹葉的脫落、凋零。選用這一名詞,是強調細胞凋亡是一種自然的生理過程。
人在胚胎時期,要經歷有尾的階段,后來尾部細胞自動死亡,尾才消失(圖6-13)。蝌蚪尾的消失,也是通過細胞自動死亡實現的。觀察圖6-14可以看出,在胎兒手的發育過程中,五個手指最初是愈合在一起的,像一把鏟子,后來隨著指間的細胞自動死亡,才發育成成形的手指。像這樣,由基因所決定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就叫細胞凋亡。由于細胞凋亡受到嚴格的由遺傳機制決定的程序性調控,所以也常常被稱為細胞編程性死亡。
在成熟的生物體中,細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體感染的細胞的清除,也是通過細胞凋亡完成的。細胞凋亡對于多細胞生物體完成正常發育,維持內部環境的穩定,以及抵御外界各種因素的干擾都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
細胞壞死與細胞凋亡不同。細胞壞死是種種不利因素影響下,由于細胞正常代謝活動受損失或中斷引起的細胞損傷和死亡。
3.基本要求
(1)要有板書設計。
(2)在10分鐘內完成試講。
(3)師生要有互動環節。
答辯題目
1.請問什么是細胞凋亡?它的重要意義是什么?
2.這節課你是怎么導入的?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播放歌曲《暗香》:“當花瓣離開花朵,暗香殘留,香消在風起雨后……”。同時課件展示秋風落葉、花瓣凋零的場景圖片,引出細胞凋亡(apoptosis)一詞源于希臘的西波哥拉得詞語,原意指秋天樹葉的凋落以及花瓣的散落,有與細胞凋亡相對應的意義。引出課題。
(二)新課教學
1.展示蝌蚪發育和胎兒手的形成,引出細胞凋亡的概念
展示蝌蚪發育的過程,提問:尾部逐漸消失和人類手指的發育過程中,這些細胞消失的原因是什么?我們可以從中看到在生命的發生過程中存在細胞主動性自身破壞死亡現象。
學生閱讀課本,回答細胞凋亡的定義:在生物個體生長發育過程中,由基因控制的,按照一定程序發生的細胞死亡,因而細胞凋亡又稱編程性細胞死亡。
2.細胞凋亡的機理及過程
展示細胞凋亡的過程,講解這是一種不引發炎癥,不表現細胞膨脹和細胞崩潰等細胞壞死的典型性狀,而只出現細胞核濃縮、細胞自身DNA發生斷裂等現象的過程。

師生共同探討并總結細胞凋亡的過程:
凋亡起始:細胞皺縮,細胞間的連接消失,內質網膨大,染色體固縮并沿著核膜分布,但細胞膜仍完整。
凋亡小體的形成:核膜破裂,染色體斷裂為大小不等的片段,細胞表面形成凋亡小體。
細胞的解體:凋亡小體逐漸與細胞分離,脫落至細胞間隙被吞噬細胞消化。
3.組織學生探討細胞凋亡與細胞壞死的區別,引出細胞凋亡的意義
出示細胞凋亡與細胞壞死比較圖,讓學生仔細看圖后,探討比較二者的不同,老師適當給出提示,讓學生比較起因、調節過程、細胞體積等方面的變化,師生共同總結。
【作業小結】略
【板書設計】略
【答辯題目解析】
1.請問什么是細胞凋亡?它的重要意義是什么?
【參考答案】
概念:細胞凋亡又稱編程性細胞死亡,是在生物個體生長發育過程中,由基因控制的,按照一定程序發生的細胞死亡。意義:維持內部環境的穩定;抵御外界各種因素的干擾;多細胞生物體完成正常發育的必要過程。
2.這節課你是怎么導入的?
【參考答案】
本節課我將采用多媒體導入,利用學生熟悉的事物,不僅有利于學生的理解,還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具體導入如下:
播放歌曲《暗香》:“當花瓣離開花朵,暗香殘留,香消在風起雨后……”。同時課件展示秋風落葉、花瓣凋零的場景圖片,引出細胞凋亡(apoptosis)一詞源于希臘的西波哥拉得詞語,原意指秋天樹葉的凋落以及花瓣的散落,有與細胞凋亡相對應的意義。明確課題,同時增加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