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上半年山東教師資格證高中歷史面試試講真題:《文明的鏈接》
- 時間:
- 2019-06-25 11:05:34
- 作者:
- 婁老師
- 閱讀:
- 來源:
- 山東教師資格網




一、考題回顧
題目來源:5月18日江西省南昌市面試考題
試講題目
1.題目:文明的鏈接
2.內容:
歐洲和亞洲之間很早就存在貿易往來。15世紀,土耳其的擴張阻隔了西歐各國通過地中海到東方去的傳統商路。西歐各國為了獲得東方的商品和黃金,迫切希望開辟新航路。于是,從15世紀中后期開始的“地理大發現”掀起了開辟新航路的熱潮。新航路的開辟引起了“商業革命”,許多新的商品如美洲的煙草、可可和中國的茶葉等出現在歐洲市場上,香料等傳統商品的交易量更是成倍上升。同時,市場的擴大有力地刺激了西歐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發展。為了控制國內外貿易,英、法、荷等國建立了一批特權貿易公司,如英國的東印度公司就負有政治、軍事等職責。特權貿易公司的活動推動了西歐資本原始積累的進程。新航路開通后,大西洋沿岸取代地中海區域成為歐洲商路和貿易的樞紐。葡萄牙的里斯本、西班牙的塞維利亞、尼德蘭的安特衛普和英國的倫敦等逐漸成為國際貿易中心。
新航路的開辟引起了“價格革命”。隨著貴金屬的大量流入,西歐市場的金銀持續貶值,商品價格直線上升。16世紀末,西班牙物價平均上漲4倍多,谷價則上漲了5倍。價格革命加速了社會的分化,加速了西歐封建制度的解體,促進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進一步發展。封建地主因收取定額的貨幣地租,購買能力大不如前,財力和社會地位進一步下降。而資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化的貴族獲益匪淺,他們一方面利用廉價勞動力進行商品生產,另一方面高價出售商品,牟取暴利,經濟實力迅速增強。價格革命也成了西歐資本原始積累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新航路開辟后,各個地區各個民族之間的聯系日益緊密。美洲的煙草、玉米、可可和馬鈴薯等作物由西班牙人帶回歐洲,后來又傳到歐洲和美洲之外的世界其他地區。麥子、水稻、甘蔗、葡萄等植物,馬、牛、驢、騾等動物,以及先進的生產方式,則隨著歐洲移民一起進入美洲,極大地影響了美洲的經濟生活。與此同時,作為資本原始積累重要手段的殖民制度和殖民掠奪也登上歷史舞臺。
新航路的開辟極大地沖擊了西歐的思想文化領域。它以無可辯駁的事實證明了“地圓說”的科學性,對于自然科學的發展和正確宇宙觀的形成有重大意義;它直接沖擊了神學理論,沉重打擊了教會的威信,證明了人的力量的偉大,把人的注意力轉移到現實世界中來,激發了人們探索科學的熱忱,自然科學研究成果不斷涌現。從此,以國別和種族為主的地域性歷史開始逐漸演變為相互交流、影響和融合的世界歷史。
3.基本要求:
(1)請在10分鐘內完成試講內容。
(2)講清楚新航路開辟帶來的影響。
(3)有必要的板書設計。
答辯題目1.比較新航路的開辟和鄭和下西洋的不同點。
2.你這節課主要采用的教學方法有哪些?為什么?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15世紀繪制的世界地圖以及16世紀繪制的世界地圖,請學生認真觀察、對比,尋找不同之處。進而提問:為什么會發生這種改變?這種改變是什么時候開始的?這種改變給世界帶來了什么影響呢?引發學生思考,進而導入新課。
環節二:新課講授
(一)新航路開辟的背景
教師介紹:14-15世紀歐洲資本主義萌芽進一步發展,對于黃金等貴金屬的需求量增大,于是他們將目光轉向了東方,想從東方獲取商品和金銀。
接著教師出示傳統的東西方商貿線路圖,提問學生:自古以來東西方就有交往,為什么此時還要另外開辟一條通道呢?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15世紀,土耳其的擴張阻隔了西歐各國通過地中海到東方去的傳統商路,因此迫切希望開辟新航路。
教師補充:從15世紀中后期開始的“地理大發現”掀起了開辟新航路的熱潮,迪亞士、達伽馬、哥倫布和麥哲倫等為新航路的開辟做出杰出的貢獻,新航路的開辟給世界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二)新航路開辟的影響
1.商業革命
教師展示相關史料,并進行引導:新航路的開辟使得商品貿易種類、貿易范圍和貿易中心都發生了變化。請同學們結合史料,總結其變化的具體表現。
材料一隨著西方殖民時代的到來,美洲的農作物,如煙草、玉米、馬鈴薯、甜菊、花生、西紅柿傳到歐洲、亞洲和非洲,……歐洲的家畜,如馬、牛、山羊則影響和改變北美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美洲的煙草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歐洲人和土耳其人的生活習慣。
——出自周一良、吳于廑主編《世界通史資料選輯》
材料二所謂的商業革命,歐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歐亞非美之間建立了直接的商業聯系……初步形成了一個廣闊的世界市場;歐洲的商路和貿易中心隨之由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商業壟斷地位逐漸被葡萄牙、西班牙、尼德蘭、英國所取代。
——孔祥民主編《世界中古史》
學生根據史料,進行歸納總結,回答問題:新航路開通后,許多新的商品如美洲的煙草、可可和中國的茶葉等出現在歐洲市場上,香料等傳統商品的交易量更是成倍上升,這說明商品的貿易種類增多,貿易范圍也擴大了;新航路開通后,葡萄牙的里斯本、西班牙的塞維利亞、尼德蘭的安特衛普和英國的倫敦等逐漸成為國際貿易中心,這說明大西洋沿岸取代地中海區域成為歐洲商路和貿易的樞紐。
教師補充:為了控制國內外貿易,英、法、荷等國建立了一批特權貿易公司,如英國的東印度公司就負有政治、軍事等職責,特權貿易公司的活動推動了西歐資本原始積累的進程。這些對商業方面的影響被統稱為“商業革命”。
2.價格革命
教師創設歷史小劇場的情境,請話劇社的同學表演貴金屬流入之后的歐洲社會的場景,同學們觀看話劇,并且思考:貴金屬的流入給歐洲社會帶來什么影響?
學生觀看話劇,并思考回答問題:隨著貴金屬的大量流入,西歐市場的金銀持續貶值,商品價格直線上升,封建地主因收取定額的貨幣地租,購買能力大不如前,財力和社會地位進一步下降。而資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化的貴族獲益匪淺,他們一方面利用廉價勞動力進行商品生產,另一方面高價出售商品,牟取暴利,經濟實力迅速增強。
教師繼續引導:這樣的結果給資本主義的發展帶來了什么影響?
學生思考,回答問題:加速了西歐封建制度的解體,促進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進一步發展。
教師繼續總結:因價格變動引發的一系列變動,我們稱之為“價格革命”,“價格革命”也成了西歐資本原始積累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3.其他影響
教師繼續展示相關史料,并請同學們以歷史小組為單位,進行5分鐘的討論,討論的主題是:新航路的開辟對于人類的發展進程而言,還有哪些積極和消極影響?
學生通過討論,回答問題,教師進行總結:
(1)積極影響:新航路開辟后,各個地區各個民族之間的聯系日益緊密;新航路的開辟證明了“地圓說”的科學性,證明了人的力量的偉大,把人的注意力轉移到現實世界中來,極大地沖擊了西歐的思想文化領域;以國別和種族為主的地域性歷史開始逐漸演變為相互交流、影響和融合的世界歷史。
(2)消極影響:作為資本原始積累重要手段的殖民制度和殖民掠奪也登上歷史舞臺,給殖民地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
環節三:小結作業
1.小結:師生共同總結回顧本課所學知識。
2.作業:搜集史料,總結新航路的開辟對于中國的影響有哪些?下節課一起分享交流。
【板書設計】
文明的鏈接
(一)新航路開辟的背景
(二)新航路開辟的影響
1.商業革命
2.價格革命
3.其他影響
【答辯題目解析】
1.比較新航路的開辟和鄭和下西洋的不同點。
【參考答案】
(1)背景:鄭和下西洋時明朝中央集權制度強化,封建制度衰落;開辟新航路時西歐商品經濟發展,資本主義的興起。
(2)目的:鄭和下西洋主要是政治目的,宣揚明朝國威,加強與海外聯系,滿足統治階級對異域珍寶的需求,主要形式是和平友好的貢賜貿易;西歐航海家的航海冒險,主要是出于經濟目的,侵占海外殖民地,掠奪財富,進行資本原始積累,是資本主義海外殖民性質。
(3)影響和后果
鄭和下西洋是中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主動外交,是世界航海史的偉大壯舉,極大地加強了與亞非國家的友好關系,促進了與亞非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但其不計經濟效益的做法,違背了經濟規律,對中國新的經濟因素未產生直接作用,造成巨大經濟負擔,因此也不可能持久。
西歐新航路的開辟,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成長和資本主義時代的到來,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聯系,導致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開始了世界一體化的進程。
2.你這節課主要采用的教學方法有哪些?為什么?
【參考答案】
這節課我采用的主要教學方法有談話法、小組討論法、情境教學法和史料教學法。
談話法可以通過層層遞進的問題,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引導學生思考,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小組討論法可以激發學生的深層思維,并且提升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情境教學法的使用可以增強課堂的趣味性,使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并將復雜問題直觀化,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本節課自始至終都離不開對史料的研讀,這是史料教學法的體現,能夠體現歷史學科特色,并且能夠讓學生樹立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