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上半年山東教師資格證高中歷史面試試講真題:《科學技術在軍事當中的應用》
- 時間:
- 2019-06-25 11:30:15
- 作者:
- 婁老師
- 閱讀:
- 來源:
- 山東教師資格網




一、考題回顧
一、考題回顧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教師播放一戰的紀錄片剪輯片段,提問:視頻中著重展現的是什么?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過渡:這段視頻重點呈現了交戰各方所使用的武器,有舊式步槍,也有一批新式武器。一戰中首先投入使用的新式武器有哪些?又帶來了哪些影響?
環節二:新課講授
(一)背景
教師過渡: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在兩次工業革命的推動下,歐洲主要國家經濟發展迅速,為了進一步掠奪原料和奪取市場,他們之間的矛盾沖突也在升級加劇,最終導致了一戰的爆發。
教師提問:為了贏得戰爭的勝利,在戰場上掌握主動權,他們紛紛都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除了采取新式的作戰技術外,各國還積極投入到新式武器的研究制造中,這也是兩次科技革命的成果運用到軍事中的背景。
(二)新式武器
教師繼續播放一戰紀錄片,提問:視頻中都介紹了哪些新式武器?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除了坦克、潛艇,還有飛機、毒氣等科學技術成果被首次投入到戰爭中使用。
教師提問:請同學們結合剛才觀看的視頻和教材資料,談談坦克在一戰中是如何應用的?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坦克在1915年被英國福斯特工廠制造出來,代號為“小游民”,由于外形可笑像水箱所以被英國海軍稱為“tank”,就是水箱的意思,直譯過來就是我們所說的“坦克”。到了1916年,在索姆河戰役中首次投入戰爭使用,當時技術還很不完善,裝備差,時速只有6千米,但還是令德軍大為驚悉,為英軍的進攻起到了壯大聲勢的作用。之后,坦克就成為戰爭中的重要常規武器,被譽為“陸戰之王”。
教師提問:除了坦克之外,其他新式武器又是如何在戰場上運用的呢?
學生上臺分享自己收集到的資料。
教師總結:除了坦克之外,一戰中較為著名的新式武器,還有潛艇、飛機和毒氣。
潛艇:德國在潛艇制造和作戰方面,具有獨到的見解,所以德國的潛艇創造了一次又一次驚人的戰績。
飛機:一戰前期飛機主要用于執行偵察任務,稍后用于空戰和爭奪戰場局部空中優勢,后期用于攻擊敵方地面部隊,轟炸靠近戰場的敵方交通線。
毒氣:德軍首先在東線戰場使用了催淚毒氣,之后交戰雙方在戰場上都大量使用毒氣,其種類除光氣、芥子氣外,還有雙光氣毒劑、全身中毒性氫氰酸毒劑等。
此外,沖鋒槍等新式兵器也在“一戰”中得到使用。
(三)影響
教師提問:請同學們以歷史小組為單位,7分鐘時間內,結合教材和材料,討論基于科技進步而產生的這些新式武器在戰爭中帶來了哪些影響呢?我們應該如何對待科技的進步?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1.新式武器擴大了戰爭的規模,一戰歷時4年多,先后參戰的國家共計30多個,牽涉人口約15億,超過當時世界總人口數的一半;2.新式武器的運用殺傷力極大,造成了大量人員傷亡。
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既能造福人類,推動生產力的發展,也能催生戰爭武器,摧毀文明,所以我們應該趨利避害,合理利用科學技術。
環節三:小結作業
小結:教師采用師生共同總結的形式,帶領學生共同復習本節課所學。
作業:請同學們課下搜集資料,思考科學技術在二戰中又扮演怎樣的角色?
【板書設計】略
【答辯題目解析】
1.一戰中有哪些重要的戰役?
【參考答案】
馬恩河戰役、凡爾登戰役、日德蘭海戰、索姆河戰役。2.簡述在教案撰寫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2.開發和利用教學資源的原則有哪些?
【參考答案】
(1)目標性原則
根據并圍繞著教學目標的需要,選擇相應的課程資源,以使教師和學生運用這些資源更好地達成教學目標。
(2)思想性原則
課程資源的選擇要注重其所呈現的思想導向和價值取向,要選擇那些有助于學生全面、客觀、辯證地分析歷史的資源,并利用這些資源對歷史進行正確的認識。
(3)精選性原則
歷史課程資源有多種多樣,要對各種資源進行篩選,選取反映歷史真實狀況、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資源,使資源的利用有助于學生對學習重點的理解。
(4)可行性原則
課程資源的選擇和運用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考慮到是否具有可操作性。課程資源必須易于在教學實際中應用,并且省時、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