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上半年山東教師資格證高中地理面試試講真題:《商業貿易》
- 時間:
- 2019-06-26 11:31:16
- 作者:
- 婁老師
- 閱讀:
- 來源:
- 山東教師資格網




一、考題回顧
題目來源:5月18日 上午 四川省成都市 面試考題
試講題目
1.題目:商業貿易
2.內容:
商業指專門從事商品收購、調運、儲存和出售等經濟活動的部門。在我國一般對內商務稱商業,對外商務稱貿易。
商業是聯系工業和農業、城市和農村、生產和消費之間的橋梁和紐帶。

圖3-3-8商業貿易的主要環節
商業依賴于城市的發展,而城市的發展也要以商業為動力,二者互為條件相互促進。城市是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而逐步形成的,是商業賴以發展的基礎和依托。而城市的經濟實力、吸引力和輻射力的發揮,又是以發達的商品流通為條件。商品流通網絡是聯結社會經濟生活各方面的紐帶,大、中、小城市就是這些紐帶上的節點,在流通中處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國際貿易不僅僅是商品的貿易,還有資本的國際投入、勞動力和技術在國家間的流動等多種內容和形式。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世界貿易增長速度明顯快于世界經濟增長速度,國家之間經濟聯系加強,“游離”于世界市場之外的國家相對減少,主要發達國家爭奪瓜分世界的斗爭,愈演愈烈。

3.基本要求:
(1)要求配合教學內容有適當的板書設計。
(2)教學中要有學生參與的環節。
(3)講清楚商業貿易的表現及影響。
(4)試講時間控制在10分鐘左右。
答辯題目
1.簡述三種地域聯系方式的關系。
2.你認為本節課可以體現哪些地理教學特點?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運用談話導入法,上課伊始,教師提問學生“大家早餐喝的牛奶從何而來,老師用的蘋果手機在購買前都經歷了哪些流程”進而導入新課。
環節二:新課講授
(一)概念感知
學生自學課本相關內容,教師展示連線活動:

學生觀察并思考:PPT上的商業活動哪些屬于國內商業哪些屬于國際貿易?并選擇其中最感興趣的商業活動列舉出其主要環節?
讓學生對商業貿易形成直觀的感知,為進一步探究奠定基礎。
(二)探究過程
1.商業中心與城市中心的關系
【教師活動】讓學生四個人為一小組,在中國簡圖上同桌之間分別合作畫出自己所知道的城市中心和商業中心,之后進行四人成果展示,并小組討論思考:
(1)中國的主要商業中心城市都是哪類城市?
(2)商業中心和城市中心之間有什么關系?
【學生活動】學生將畫出的結果展示交流、討論。
【教師講解】我國商業中心主要分布在一線和新一線城市及部分二線城市。商業依賴于城市的發展,而城市的發展也要以商業為動力,二者互為條件相互促進。
2.國際貿易的利弊
【教師講解】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國際貿易逐漸成為主流,世界貿易增長速度明顯快于世界經濟增長速度,國家之間經濟聯系加強,那么在國際貿易中有利有弊。
【學生活動】學生四人為一小組,結合世界貿易分布圖,列舉出國際貿易的主要代表國家,并結合經濟的便捷、奔馳車、物種入侵、貿易戰、貧富差距加大等時政資料,分析國際貿易的利和弊。
【教師提示】經濟全球化給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帶來的影響是有很大不同的。
【學生活動】學生展示成果。
【教師總結】國際貿易進出口國家主要有美國、中國、德國、英國、法國等,“游離”于世界市場之外的國家相對減少。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發達國家擁有更大的市場和更多的原料來源,主要發達國家爭奪瓜分世界的斗爭愈演愈烈。但是在非洲、南美洲的一些發展中國家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出現了商品競爭更加激烈、矛盾沖突加大、兩極分化嚴重等現象,加劇了全球經濟的不穩定性。
環節三:鞏固拓展
如何幫助貧困山區的菜農解決500萬斤的萵筍銷售問題。
環節四:小結作業
小結:師生共同總結本節課內容。
作業:課后選擇本地區自己感興趣的行業代表性企業,調查其在經營中的貿易合作伙伴,畫一張貿易往來示意圖。
【板書設計】
商業貿易
一、主要環節
二、商業中心與城市中心
三、經濟全球化
【答辯題目解析】
1.簡述三種地域聯系方式的關系。
【參考答案】
地域聯系方式主要包括交通運輸、通信和商業貿易。三種地域聯系方式,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如果把人類活動的地域聯系比喻為人體系統的話,那么交通運輸,就相當于血液循環系統,通信相當于神經系統,商業貿易相當于消化系統,足以體現其重要性。例如:假如要幫助偏遠山區的菜農,處理500萬斤的當季蔬菜,首先可以利用網絡通信采用電商的形式幫助其在網絡上進行銷售,確認買家后需結合運價、運量、便捷性來確定交通運輸方式,在運輸后,買家又會成為下一個賣家,對蔬菜進行儲存、加工、銷售等環節。
2.你認為本節課可以體現哪些地理教學特點?
【參考答案】
對于本節課,我覺得可以體現地理教學的以下三大特點:
(1)綜合性。地理環境和地理現象是相互聯系的、相互作用的,人類活動在各個方面也存在著很大的聯系。本節課內容以商業貿易的主要環節以及影響為主要內容,那么商業活動是人類活動的一種形式,其對區域選擇、生態環境等方面也會造成影響。
(2)生活性。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是新課程改革后地理課程的基本理念,本節課知識理論性不深,但是與生活實際聯系非常緊密,在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生活實例和時政熱點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
(3)實踐性。教學應該遵循從實踐中來,再落實到實踐中去的理念,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可以豐富實踐知識,利用知識解決實踐問題,可以在課后讓學生通過實踐進行社會調查,體現實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