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上半年山東教師資格證高中音樂面試試講真題:《紅河谷》
- 時間:
- 2019-06-27 11:15:42
- 作者:
- 婁老師
- 閱讀:
- 來源:
- 山東教師資格網







【基本要求】
1、試講10分鐘之內完成
2、試講時需要有樂曲自彈自唱環節
3、試講過程中需要有適當的板書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歌曲帶入創設情境,分別播放幾首歌曲的片段,猜歌曲的歌名并分別對應說出地區。
2.總結并引入新課:加拿大民歌——《紅河谷》。
(二)感知歌曲
1.播放歌曲《紅河谷》的錄音,熟悉歌曲的內容。并思考問題:
(1)歌曲所表達的情緒是怎樣的?
(2)歌曲的速度、節拍各是怎樣的?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紅河谷》這首歌是流傳在北方紅河一帶的民歌,速度是中速,四四拍。它主要表現了移民北方紅河一帶的居民在這里墾荒種地、建設家園、發展城市,最終將野牛出沒的荒原變成了人們生活的家園。它回顧了人們艱苦創業的歷史,同時也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2.再次聆聽歌曲錄音,聽辨歌曲的結構。(劃分歌曲的樂段,兩部分)
(三)演奏實踐
1.老師彈奏主旋律,學生輕聲模唱或視唱。
2.在反復的演唱中,進一步了解主旋律結構特點、節奏和旋律特點。(有幾個樂句組成?典型節奏有哪些?樂句間的旋律有何特點?)(讓學生試著聽琴填詞唱第一樂段歌詞)
3.在唱準的基礎上,指導學生依據旋律、節奏的特點,選擇恰當的表現方法及進行有感情地演唱。
4.教師講解分聲部演奏的方法和技巧,引導學生分聲部,通過哼唱-演奏-同時唱奏的方式,4人為一組,分組練習旋律。
(1)觀察第一小節和其他小節有什么不同?(弱起)
(2)講解弱起小節和空拍的演奏。
(3)自主學習的二、三、四聲部。
5.視唱歌曲旋律,對比第二部分和第一部分旋律異同。
6.在唱準旋律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有感情地組合演奏歌曲。
7.表現歌曲,師評互評。
(1)分組演唱歌曲。
(2)競賽演奏歌曲。
(四)鞏固提升
1.為歌曲配上打擊節奏,并跟隨錄音進行演奏。
2.小組展示,互評。
(五)小結作業
今天我們學習了樂曲《紅河谷》,感受了加拿大民歌的風格;課后希望大家能夠搜集加拿大其他民間歌曲,課下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
【板書設計】略